
新闻动态
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,别忘了点击右上角的“关注”哦!感谢您的支持,期待能为您带来更舒适的阅读体验。
在讨论董小宛的故事时,曾有朋友与我交流过一个问题:董小宛是不是就是董鄂妃?一些人持这种观点,认为董鄂妃与董小宛是同一个人。虽然这种看法流传已久,但它实际上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误解。
首先,董小宛是汉人,她自己有着浓厚的民族情节,不仅不支持丈夫冒辟疆为清朝效力,而且她坚决反对任何汉人女性进入清宫。因此,董小宛绝不会成为顺治皇帝的妃子。再者,董小宛与顺治皇帝并非同一时代人物。尽管满清的风俗相对开放,但姑姑与侄女可以共享丈夫、小叔子娶嫂子等事例并不稀奇,但想象一个名妓通过更名进入皇宫,成为顺治的妃子,这显然有些不合常理。因此,董鄂妃绝不是董小宛,这一点已经被历史学者反复证实了。那么,董鄂妃的真正身份是什么?为何顺治会对她如此痴迷,甚至到了宁可放弃江山也要得到她的地步?才情出众且极为孝顺的董鄂妃,为什么与孝庄太后产生了无法调和的婆媳矛盾呢?
展开剩余82%董鄂妃是满洲正白旗的典型代表,父亲鄂硕曾担任内大臣一职,内大臣是正一品或从一品的高官,鄂硕能担此重任,显然得到了皇家的极高信任。更难得的是,鄂硕不仅文才出众,而且还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能人。顺治二年后,鄂硕随军北征,之后又调任江南。顺治登基时只有六岁,而董鄂妃比他小一岁,这意味着在董鄂妃六岁时,她便已随父亲到了江南,直到鄂硕返回京城任职时,董鄂妃已步入了青春期。因此,江南的文化氛围对董鄂妃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她天资聪慧,尤其喜爱阅读历史书籍,还精通书法。
长期在江南的生活让董鄂妃与典型的满洲格格有所不同,反而更像一位多愁善感、温柔细腻、善解人意的江南女子。顺治皇帝由于小时候受多尔衮的控制,无法读书,等他逐步摆脱控制后,便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,不久便遍读了经史子集。关于董鄂妃的身世,除了曾有关于董小宛的说法已经被证实为误解之外,还有关于襄亲王福晋的说法。在电视剧《少年天子》和《孝庄秘史》中,董鄂妃入宫之前便已有了自己的归属。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真心相爱,甚至让顺治背上了“夺占弟媳”的恶名。据传,这位和硕襄亲王博果尔——皇太极第十一子,与顺治发生矛盾后,由于未能立下显赫功绩,虽然仍被封为和硕襄亲王,但最终离奇去世。此事不禁引发了人们的猜测。
虽然这些复杂的故事未必完全符合事实,但它们也并非毫无根据。尽管董鄂妃的家世清白,清代史书对于她入宫前的经历却寥寥无几。董鄂妃在18岁时入宫,已经超过了通常的选秀年龄,入宫前她曾经结过婚,这一点在历史中是可信的。
顺治皇帝极为信任传教士汤若望,因此汤若望的回忆具有较高的可信度。根据《汤若望传》中的记载,汤若望提到,顺治曾对一位满族军官的妻子产生过浓烈的爱意,这位女子后来进了宫,死后被追封为皇后。而这位满族军官因为妻子与皇帝的私情,和皇帝发生了严重争执,并且遭到皇帝掌掴。这一情节与《孝庄秘史》中博果尔的经历极为相似。
无论真相如何,在顺治的坚持下,董鄂妃最终进入了宫中,并被封为贵妃。仅仅过了一个多月,顺治便再次加封她为皇贵妃,并在册封仪式上宣布大赦天下。历史上,只有天子登基或皇后册封时才会进行大赦,顺治此举无疑是向外界宣布,董鄂妃才是他心中的真正皇后。
顺治虽是皇帝,后宫嫔妃众多(这一点从他在24岁去世时,留下多个男性继承人可以证明),但他为何偏偏对董鄂妃如此痴迷,甚至如火如荼的爱情持续升温呢?满清贵族在入关初期,汉化程度尚浅,而董鄂妃作为满洲贵族家庭的女儿,却熟知汉族经典,这在当时是极为稀有的。她的才情在满洲贵族中更是罕见。顺治虽然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后代,但由于年幼时入关,成年后迅速受到汉文化的熏陶,内心与江南士子的精神风貌逐渐接近,这使得他与精神上类似江南女子的董鄂妃一见钟情。
仅凭一见钟情的冲动,并不足以让顺治与董鄂妃的关系迅速升温。董鄂妃无疑是一位才德出众的女性,虽然她的去世让顺治几乎想要出家为僧,但她绝非那种“红颜祸水”的女子。她在生活中照顾顺治细致入微,更令人称道的是她天性慈爱,通情达理。每当顺治批阅奏折感到疲惫时,她便温馨提醒他仔细审阅。顺治有时希望与她一同批阅奏章,但董鄂妃始终坚守不干政的立场。在日常生活中,她总是亲自关心顺治的饮食起居,体贴入微。顺治喜欢与她一起读书、讨论学问,而董鄂妃也乐意与顺治分享她的心得。顺治后来对佛教产生兴趣,董鄂妃虽然一开始并不信佛,但在顺治的影响下,她开始引用禅语与他对话。
董鄂妃还常常劝顺治,以德治国,处理朝政时要慎重、细致。宫女若犯错,她也会在顺治面前为她们辩解,直到临终,她仍心系那些将在刑场上被处决的犯人。顺治与董鄂妃情感深厚,共同成长,彼此促进,本应是人间最美好的事情。然而,顺治与董鄂妃的深情,却引起了孝庄太后的反感,这其中当然有多重原因。
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厌恶,首先因为董鄂妃进入宫之前,已经引发了与博果尔的争斗,并可能间接导致博果尔的死。其二,董鄂妃入宫后,顺治对她的感情异常专一且热烈,几乎让顺治的第一任皇后被废。尽管后来顺治因压力立了蒙古出身的皇后,但董鄂妃作为皇贵妃,在宫中实际掌握的权力并不逊色于皇后。尽管董鄂妃的所作所为足以担当皇后的职责,但顺治对她的爱,影响了蒙古后妃在宫中的利益,而孝庄太后必然站在自己的家族立场上。
孝庄太后虽然是理性人物,但她的情感世界也未必毫无波动。她的成长经历让她深谙宫廷中的权力斗争,且政治上的成功往往伴随着痛苦的代价。对于董鄂妃的种种,她心中难免有许多隐秘的情感纠葛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结婚照的最终处置
下一篇:没有了